我们曾挥霍的一切必将在最高处汇合——美貌大王许岑
大概在2020年春夏之交,也就是疫情相对前期的那个阶段,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:停止所有网络平台的内容创作,包括ip形象小怂鹅,全面all in 儿童图画书创作,且踌躇满志。
(资料图片)
疫情三年,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了学习和创作图画书上,可以说是日拱一卒、勤勤恳恳。(那时候还流行“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情”“终生事业” “和时间做朋友”)
直到疫情不再成为问题的那一天……三年光阴耗尽,我没拿到任何实质结果。
正所谓我和时间做朋友,时间把我踹沟里。
(钻研过的图画书相关书籍)
《我人生的这个阶段可以叫做“啃了三年叫做图画书的硬骨头”》
三年没有实质性进展,继续还是及时止损?这是一个难题。有没有可能三年之后又三年还是拿不到结果呢,是有这个可能的;即便作品能够出版,能畅销吗?其实是小概率事件。在这个时候,我已经意识到儿童图画书创作不是一个好赛道(热爱到不计较回报的话另算),毕竟能够在这个赛道拿到大结果的全国也没几个人(相较于其他赛道可以说是0人),我决定中断图画书创作。
2023年开始的头几天,也就是疫情结束不久之后,我想赚钱了(毕竟过去三年没怎么在赚钱这事上花心思),我决定成为抖音网红,调研一番后决定做一个亲子号(就是和可儿一起拍段子的那种),且踌躇满志。
说干就干,边学边干,白天黑夜不想别的就想着如何把号做起来,和其他大网红一样接星图广告接到手软!
接下来就是想段子拍段子剪视频,发视频,复盘,分析数据,各种尝试各种绞尽脑汁的三个月。
三个月后,我得出一个结论:抖音亲子赛道是极其变态的赛道,要想成为亲子大号,必须有一个天选之娃,要么国民级别的可爱,要么国民级别的机灵,或者国民级别的有趣……
于是转型,切入更细分的赛道:亲子美术教育赛道;录制教可儿画画的短视频,打这儿开始,数据就好起来了,也涨粉了!不过没高兴几天,发现人群画像变得不对劲,完全不是目标人群,而且无论如何也纠正不过来……这个赛道也没走通。
(亲子账号时期的作品,已被隐藏,没舍得删,留个纪念)
《这个阶段可以叫做“被抖音狠揍的三个月”》
朋友告诉我或许可以试试小红书。
好像也没什么选择了,那就在小红书做个新IP吧。兜兜转转,我回到了老路上。
被图画书和抖音轮番摩擦的我,心态已然发生变化,前几次都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,这一次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象,只是抱着“先做做看吧”的心情,毕竟这些年也学了不少新东西~
具体学了那些玩意呢?
通过创作图画书,我学习和了解了:故事的起承转合,角色的塑造,故事的节奏感,图文协奏,图文相悖,翻页惊喜,视觉引导,如何用图讲故事,画面信息量和细节处理,更松弛的画面……
通过做抖音号,我学习和了解了:如何吸引注意力,提高五秒完播率,平台的算法逻辑,赛马机制的原理,如何提高完播率和互动率,垂直细分,内容的差异化,内容的可复制性、内容的升级迭代……
这两种技能的碰撞,让我对内容创作、ip形象和算法平台有了更深的认知。接下来就just do it了,怎么do,尽量thinkdifferent呗 ~
此时,脑海里自动升起这一句:我们曾挥霍的一切必将在最高处汇合。
不久之后,小蓝鸭系列作品被创作出来了。
内行人应该看得出来,我在用一种很新颖的方式做IP,内在的逻辑也契合算法平台。所以小蓝鸭的数据都还不错,两个月的时间,小红书和抖音两个平台各涨粉五万。完全超乎我的预想。(之前盘算的是用一个月时间起号,争取涨他个1000粉。)(此时可以长吁一口气)
这个阶段应该叫什么我也不知道,我还身处其中
其实在今年早些时刻,尤其夜深人静时,我偶尔会对创作图画书这事耿耿于怀,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那三年,我是做了无用功吗?三年时间被我浪费掉了吗?
切到上帝视角,过去的三年和三个月,仿佛都是在为今时今日蓄力。那我就没有白白度日,这对我是很大的宽慰。当然了,小蓝鸭只是开始阶段比较顺利,经营ip是一件长久且充满挑战的事情,至于后面会有怎样的发展,谁也不知道,我只知道我会拼尽全力的。
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章,洋洋洒洒写这么多字,一是想把这不太寻常的三年多记录一下;二是想告诉朋友们,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,如果你认定了方向,那就往前走吧。
关键词: